【主编情况】
姓 名 | 范志红 |
性 别 |
女 |
年 龄 |
40 |
学 历 |
博士 |
职 称 |
副教授 |
职 务 |
教师 |
学 位 | 博士 | daisyfan@vip.sina.com | |||
电 话 |
010-62737717 |
研究专长 |
食物营养价值 |
||
主要教学经历(授课名称、起止时间、授课对象、授课学时、所在单位等) 教学所在单位: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食品与营养,32学时,1991-2007,全校各专业本科生公选课; 食品化学,40学时,1995-2007,食品各专业本科生基础课; 食品科学专业英语,32学时,1995-2004,食品各专业本科生专业课; 应用营养学,16学时,2001-2007,食品各专业本科生专业课; 营养学,(参讲12学时),2001-2007,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生专业课; 营养科学研究进展,24学时,2003-2007,营养与食品安全方向硕士生学位课; 高级食品化学,(参讲8学时),2004-2006,食品学院各专业硕士生学位课; 食品营养学,36学时,1998,中央电大录制课程主讲,电大食品专业大专生专业基础课; 食品化学,30学时,2006,中国农业大学网络学院食品安全专业大专生专业基础课; 食物营养与配餐,30学时,2007,中国农业大学网络学院食品安全专业大专生专业课; 其它:劳动部、卫生部、营养学会、食品学会等营养师培训班授课教师。 |
|||||
主要教学研究、科学研究、实践经历(项目名称、来源、鉴定结论、获奖情况等) 曾参与中国农业大学校级教学研究5项,其中一项获优秀奖。参与建设“食品化学”和“营养学”2门校级精品课程,均为第二完成人。其中“食品化学”课程2007年入选北京市精品课程。撰写教学研究论文5篇,发表于《教学研究与实践》。 1994年获轻工部科技进步三等奖(第三完成人)。 1995年获北京市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。1996年获霍英东教学奖。 1999年被评为中国农业大学第一届优秀教师。 2005年再被评为中国农大优秀教师。 2006年“食品化学课程实验的改革”获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。 2006年获北京市师德标兵。 先后参加7项研究课题,共发表论文20篇。 |
|||||
曾经编写过的教材(教材名称、出版时间、字数、出版社、获奖情况等) 食品营养学,周先楷主编,中央电大出版社,1998(第二参编者,参编8万字); 食品化学,刘邻渭主编,中国农业出版社,2000(第四参编者,参编5万字); 食品营养学,孙远明主编,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,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,2001(副主编,参编6万字); 食品营养学,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教材,翟凤英主编,参编3万字,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4; 食品营养学,孙远明主编,全国重点教材,中国农业出版社,2006(参编5万字); 食品营养学,霍君生主编,中国林业出版社,2007待出版,参编6万字; 食品化学,陈敏主编,中国林业出版社,2007待出版,参编5万字; 参与编写的营养学教材均获较好的社会评价,而本人编写的“食品营养价值”部分一直受到主编、审稿人和出版社的好评。 另有译著2本,参编专著2本,食品营养方面科普书8本。 |
【内容简介】
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社会大众要求改善营养的呼声不断提高,对营养配餐方面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,而相关法律也即将出台。学习营养配餐的技能,对于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,而科学配餐和膳食指导建立在对食物营养价值充分了解的基础上。本课程的先修课为营养学,在已经了解营养素功能的基础上,进一步掌握食物营养价值、营养素供给参考标准、膳食结构、平衡膳食、膳食指南等知识,进而掌握营养计算和营养配餐的技能。本教材紧紧围绕营养配餐所需的各方面知识基础,强化技能培训,具有较强的实用性,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。同时,该教材提供了教学要求、要点总结、思考题、扩展阅读资料和建议课程活动等,从体例上有一定创新性,便于教师组织教学,也便于学生进行自学,并进一步深入了解相关知识。